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 中国历史七下电子课本文集 |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关史事 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 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 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在庄稼种植方面,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 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相关史事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很发达, 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到了清中期, 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 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 ,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 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 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 ①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 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① 江宁,今江苏南京。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 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 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 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 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 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 便于货币流通。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 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 1 亿多。 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 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康熙时期国库充盈 清初,统治者注重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家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康熙时期,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约3000万两白银, 最高的年份达到4736万两。财政收入增多,国力大为增强,为国家的安定提供了财政上的保证。 |